這天晚餐的小聚餐來到東區的空盤komboi ,雖然原本就有存進想吃的名單裡但一直以為是西式單點餐酒館,朋友訂位後稍微查了一下才知道原來是法餐形式🍽
平日晚上的位子,除了我們一桌四人以外還有另一大長桌像是公司聚餐的客人,雖然空間算開闊,但可能用餐氣氛較輕鬆,所以別桌團客大聲說話的時候還是聽得非常清楚
晚餐的餐點分為五道式和七道式的套餐 ,這天點的五道式加三杯wine pairing 對我來說份量很剛好,吃起來不那麼有壓力;由於定位在價錢較平易近人的法餐,所以不像先前吃過的一些餐廳這麼大力強調食材的珍稀和來源,除了開胃小點和冷前菜因個人喜好而覺得還好以外,熱前菜、主餐到甜點味道都蠻不錯的,可以感覺主廚有花心思讓大家可以用更輕鬆的方式享用法式料理
(超喜歡麵包,一問之下發現是與moon baking 合作的!以後去吃飯都要記得問麵包來源,才能把美味帶回家)
當晚的外場人員相當健談,酒品(不知道到底是不是侍酒師)和料理都介紹得很詳盡,自己蠻喜歡會講故事的餐廳外場,才能更了解每道餐點
推薦給法式料理入門者和想要用親民價格/在輕鬆氛圍下享用精緻餐點的人🥂
空盤komboi | 台北美食 | 東區餐廳 | 東區美食
02 8772 0372
https://maps.app.goo.gl/kxf45kNQedwPrebbA?g_st=ic





第一杯wine pairing由比較乾的香檳開場
搭配開胃小點和冷前菜

一款是由生干貝、蘆筍、檸檬皮及蘋果晶凍
等元素組成的小塔

做成像是可樂餅的球

生鮪魚以清酒和醬油醃漬
與日本蛋茄、Mascarpone 橄欖醬層層堆疊
最後放上醃漬黑橄欖

Moon baking的胚芽餐包和酸種
同行一半的人喜歡鬆軟的胚芽餐包
包含我的另一半人喜歡酥軟而麥香足的酸種
塗上拌入少許堅果的胡椒奶油
這餐已經心滿意足(誤)
考量食力不足 否則超想續麵包🥖

第二杯wine pairing是來自加州北岸的粉紅酒
一入口的酸度使得喝起來有點像白酒
中段是礦石感 尾韻保有單寧風味
適合搭配下一道番茄料理
💡給自己的小筆記:
粉紅酒兩種主流釀造法為「浸皮」和「放血」
這支是浸皮法釀造

熱前菜由杜蘭小麥和蛋黃做成的手工麵條開始
西洋芹和辣腸燉煮的醬料保有香氣而無辣度
配上羅勒油、烤過的榛果及香料番茄
清爽美味 作為前菜份量也很恰當

用比較清新的料理方式呈現田螺
綠色醬汁是巴西利和菠菜熬成的慕斯
上方蓋上波特菇生薄片、香菇乾碎
底下有半熟蛋黃
攪拌過後可以倒入蓋子上的炸豬皮增加口感


我點了魚肉主餐
第三杯wine pairing 搭配的是以色列的白酒
酸度較不突出 有帶核水果(桃類等)香氣
因爲接下來的魚肉主餐有苦菊苣
所以選用這款白酒帶出食材的酸度

點紅肉主餐的人則搭配來自
紐西蘭南島Central Otago 的黑皮諾
侍酒師表示從酒標設計可以看出
釀造者的釀酒過程追求遵循天然曆法

朋友們點的主餐是較瘦的紐西蘭小牛菲力
佐以法國1664白啤酒煮成的醬汁
以及蘆筍、紫地瓜和焦化洋蔥

我選了鯛魚作為主餐
在外吃飯想試點平常不會吃到的食材
因此最近選主餐的時候會盡量挑牛豬以外的肉
蓋上杏仁、香吉士奶油層烤過的鯛魚
和甜蔥泥、百香果燉苦菊苣、
豌豆泥、蒔蘿油一起入口
清香且層次豐富

招待了貴腐酒搭配甜點
在肚子不會過飽的狀況下
螞蟻人(me)滿喜歡貴腐酒、冰酒這類甜甜酒
與喝過的少數貴腐酒相比
這款顏色較淺、甜度較低
帶有草本植物和蜂蜜香🍯

芒果生乳酪、香草籽奶酪等組成的磚體
搭配烘乾芒果片、洋甘菊sorbet、炸薏仁
甜度比想像中低一些
對我來說佐tokaji也沒有太大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