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鹽水|2017月津港燈節與鹽水意麵

中午家庭聚餐完,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提到鹽水月津港有燈節,就決定傍晚開車前往!

上次看燈會是好久好久以前在安平的林默娘公園(好像是2006年,當年還是個手提燈籠、繃繃跳跳吵著賞燈的娃兒👶🏻),原本以為月津港燈節也是那種張燈結綵的傳統燈會,沒想到和想像中完全不一樣,

dscf1823
傍晚的月津港一隅
從歐洲回來的心境轉變之一,大概是變得比較懂得欣賞景觀之美吧~以前來到這樣的地方應該會覺得就只是個鄉下地方,不僅雜草叢生還有很多蚊子,房舍也相當老舊,

可是這就是這裡的人們生活的地方啊~就像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一樣,沒有什麼高下好壞之分,就只是不太一樣罷了,並且各有優缺,

(不過還是忍不住覺得,要是能多點美麗的植被或是拿掉幾根電線桿,月津港應該會更漂亮XD)

dscf1824
水邊靜靜佇立的老房子

月津港燈節的作品們有的邀請藝術家創作,有的向大眾徵稿遴選,作品風格偏現代化,

dscf1825
以海運箱為概念
dscf1826
兩個太空人在土裡挖到一顆被鐵片包著的月亮
dscf1827
覺得挖到寶,立馬開始挖掘
最後太空人請太空梭來把月亮載走,從此以後天上便有了月亮(全劇終)


這是所有作品裡我最喜歡的一個,

由很多不同動作的燈管人排成方陣,燈管人隨著台語、法語、英語的旁白及配樂而發光,即使每個人只代表一個動作,藉由不同人的連續發光就能產生翩翩起舞的感覺,彷彿這堆燈管就是一個小型舞團 ↓

dscf1829
旁白用了很多台語和法文,覺得特別有親切感
水底的鯨魚影子也是很酷的作品,鯨魚邊緣的燈光勾勒出魚身的線條,感覺很逼真XD

dscf1833
只是天色太亮,上面的磚塊看得太清楚有點尷尬
dscf1835
(總共有幾個三角形?)
dscf1838
星星月亮


忘記這個作品的名字,總之是一個大型魚筌的概念,

💡魚筌:先秦時期流傳至今的竹製捕魚器具,魚一旦游進去就出不來了(為什麼呢?因為裡頭有向內翻的竹片,想往外游的話會卡住嘛~)

dscf1842
民眾可以親身走進去扮演被捕的魚
印象中這個作品叫「雪蚵」,可能是在說雪白的蚵仔,白天看來只是一瓣瓣白色塑料板掛在鐵絲網上,沒想到入夜後從背後投射了黃光和白光之後變得這麼夢幻,

dscf1847
很有在地感的作品
17012458_1552802461416493_1821578715_n
還可以拍拍美照假裝是神秘的蚵仔公主
dscf1850
不小心曝光太久拍到的亂碼
dscf1854
水邊老屋和國泰人壽大樹(非置入性行銷)
dscf1855
寶石一般的小尖塊
dscf1867
螢光綠隧道,跟藍晒圖園區的藍色螢光條97%像
最後,來月津港燈節最好穿著長袖長褲與薄外套,一來入夜微涼,二來小蟲子不少,雖然沒有被叮咬,還是多穿一點比較好,

dscf1870
像後照鏡的裝置藝術
覺得月津港燈節的風格在台灣的燈會中還滿獨樹一幟,是很清新可愛的感覺,

不過發現自己比較喜歡的都是和在地文化有連結,或是可以親身互動的作品,要是月津港燈節的作品能與展場周遭的建物、鹽水當地特色有多一點相關性,應該會讓參觀的人更有感觸~


TO EAT

結束參觀之後路過這間大群鵝肉店,看起來舊舊的滿有古早味,彷彿會出現好吃的傳統小食,

店員小哥推薦我們點的招牌鵝肉,用黑胡椒牛柳的方式快炒鵝肉條與鴨血條,肉極少骨頭多 ; 普通的現切鵝肉價格相同而且肉量還比較多,下次請小哥不要亂推薦~

dscf1871
招牌鵝肉 NT$ 250
就是典型的鹽水意麵,扁扁淺黃的麵條拌入肉燥、豆芽菜與青蔥條,加了蒜末有更好吃,

不過這裡的路上到處都有賣,不一定要來這裡吃,想帶回家的話也有很多店家在兜售,價錢都是一箱100元~

dscf1873
鹽水意麵
吃完鵝肉覺得好渴噢!想喝點冰冰涼涼的東西,就來到對面的水龜伯豆花

dscf1874
物價不比市區低呀
小碗的綠豆粉粿,雖然湯料很少粉粿也超小塊,但還算是冰涼解渴,

dscf1875
綠豆粉粿
薏仁湯的薏仁非常細碎,這樣在演藝圈是混不下去的!!!

dscf1876
粉粿薏仁
由於這次的小旅行相當隨性,便也不拘於特別尋找美食了 ; 如果想吃更傳統美味的食物,請再多做功課(完)


TO GO

請參考2017 月津港燈節官網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